
人手少、效率高、口碑好,这支队伍杠杠的
——看山东东营市垦利区如何提升应急管理综合执法效能
东营市垦利区应急管理综合执法大队对东营嘉实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生产装置区进行检查。
■王 谦
聚焦专业化,科学运行评估办法。通过周评估、月通报、年考核,定期全员公示,抓好考核结果运用,做到奖惩“明细化”。建立综合执法培训体系和规划,持续推进执法业务素质能力提升工程,全要素提升执法能力。通过这些方式,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的执法人员业务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今年以来,该区镇街办理或移交行政处罚案件25起,办理数量为去年同期2倍以上。
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应急管理综合执法大队实际在岗人员有11名。今年以来,共开展专题专项执法行动15次,累计执法检查单位992家次,查处问题隐患8598项,提前完成年度执法计划,重点行业领域执法覆盖率达100%。截至目前,该大队共办理行政处罚案件104起,举报核查42项,均在规定时限内核查完毕,没有发生一起行政复议案件,社会满意度较高。人手少、效率高、口碑好,得益于垦利区实行的应急管理综合执法“标准化、系统化、专业化”机制。
立足标准化,厘清执法规范
垦利区应急管理局办公楼的5层,独立为应急管理综合执法大队的办公场所,执法理念、执法标准、执法流程,被整齐划一地贴在整洁的墙上。
从东到西,10间办公室,综合管理室、执法中队办公室、会商研判室(警示教育室、培训会议室)、调查询问室、档案管理室、装备器材室(物证保管室)、备勤更衣室,分别被赋予不同的功能。
“集成行政执法调查询问、业务培训、会商研判、档案管理、后勤保障等多项功能,满足各中队执法办案独立性和保密性需求。以装备器材室为例,我们投入20余万元,购置了执法必需的无人机、笔记本电脑、打印机、照相机等设备。”垦利区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苟晓说。
规范执法程序,公开“阳光执法”流程图。该局按照公开、透明、高效原则,制定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程序规定,明确行政执法事项的工作程序、履职要求、办理时限、行为规范等,明确行政执法程序各环节内容和时限,充分保障行政相对人法定权利。
同时,该局建立健全执法保障机制。实施分办督办机制,综合管理室统一制定执法计划,拆解执法任务,建立交办台账,书面分办执法任务,明确具体任务、责任中队和办理期限,并督办执法进度、审查执法结果。实施限时主办机制,落实执法办案全程负责执法复查、案件推进、限时结案、公示归档。通过实施内部审查机制,立案阶段设立案件内审环节,该局增加执法大队内部讨论程序,全体执法队员参与讨论并邀请法制审核人员初审,全要素审查案件,未经审查通过一律不得立案处罚。
着眼系统化,建立统分机制
“一室统管、五队分办”机制,是垦利区应急管理综合执法改革的重点。该大队成立综合管理室,统一制定执法计划、受理举报事项、审查案件线索等,指挥5个执法中队开展行政执法活动,并统筹调度镇街执法,保障执法推进规范有序,避免混乱交叉现象。
“过去的执法模式,五个中队各自为战,相互之间没有沟通,实施‘一室统管’后,合理规划人员安排和执法进度,避免了各执法岗位不均衡、多头执法、重复执法的问题。”垦利区应急管理综合执法大队副大队长尚应军说道。
该大队将管辖区域划分为2个片区,一中队、二中队分片负责。在胜坨精细化工园区、垦利经济开发区和垦东街道办事处派驻3个执法中队,实行“区局—镇街”双重管理。5个执法中队受综合管理室指派,独立或联合开展执法检查活动。执法人员“一对一”联系镇街执法中队,指导带动镇街执法工作,实现协同联动、上下一致。截至目前,该区累计督促镇街执行检查单位686家次,查处问题隐患5613项。
今年以来,垦利区应急管理综合执法大队共制定年度执法计划1项、专项执法计划12项;派发行政处罚案件102起,处罚金额220.65万元;派发举报核查事项42项,全部按时办结。
聚焦专业化,强化素质提升
执法人员的政治素养和业务技能,是做好应急管理综合执法工作的基本功。垦利区从实际出发,不断强化执法人员的业务学习。今年以来,该区累计组织大队内部培训16次,区局与镇街联合培训3次,镇街异地执法检查1次。
二中队的执法人员吴宇迪,刚刚入职4个月,该局组织的内部业务培训活动对他的业务提升帮助很大。入职以来,他已经参与检查企业50余家。“我们的业务培训已经形成了制度,常态化开展。每半月组织1次区局内部执法业务培训,每季度组织1次‘区局+镇街’联合执法业务培训,每年组织2次镇街异地执法检查活动,每年组织1次岗位练兵和案卷评查活动。”尚应军说。
业务素质的提升,不断推进应急管理执法工作规范化,该区通过完善闭环执法机制,拓展“执法+普法”、警示教育、约谈帮扶等执法服务内容,探索“一隐患双追究”执法模式,从执法闭环延伸至企业深层次整改闭环。该区还通过探索执法后回访制度,不定期抽选回访行政相对人,听取诉求建议,定期评估改进,将严格执法与服务企业有机结合起来。
东营嘉实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安全总监隋志林有10余年的安全管理经验。他表示,规范化执法给企业带来很多帮助。“近年来通过执法检查,要求企业进行危化品装车技术改造。严格监管就是帮扶企业,特别是执法人员建立了综合管理室制度,对企业安全检查的针对性也更强。”隋志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