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威市生态环境局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不折不扣落实国务院安委会安全生产15条硬措施和省委省政府35条以及市委市政府40条具体措施,加快构建生态环境安全生产责任、隐患排查、监督管理、宣传培训、应急救援“五大体系”,切实落实生态环境领域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着力防范化解各类生态环境安全风险,全市生态环境领域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可控。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靠实工作责任。建立健全生态环境系统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制定印发《关于贯彻落实安全生产工作职责任务分工的通知》《2023年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安全生产工作要点》《2023年武威市生态环境局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应急管理和消防工作实施方案》等,督促领导班子成员按照职责分工抓好分管领域安全生产,科室单位按照职责分工抓好安全生产,分兵把守、各尽其责,逐级落实生态环境安全生产责任。今年以来,局党组3次组织召开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安全生产安排部署和工作推进会议,专题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省市安全生产会议以及相关文件精神,观看《生命重于泰山——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专题片,分析研判全市生态环境安全形势,进一步靠实安全生产工作责任。
二是突出重点领域,全面排查整治。紧盯“一废一库一品一重”,加大对石羊河、金强河和沙漠周边等重点区域的排查力度,以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化工园区、涉重金属企业、历史遗留矿山及所属工业渣场环境风险以及环保设备设施安全风险为重点,制定印发《全市生态环境领域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实施方案》《武威市2023年生态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方案》,深入开展生态环境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同时指导督促全市116家涉重点环保设备设施企业单位开展环保设备设施安全风险评估工作。今年以来,局领导班子多次带队组成督导检查组,赴各县区分局、民勤红沙岗能源化工工业集中区和重点企业单位,对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落实、问题整改、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及修订、风险隐患排查、应急演练、应急物资储备、重点环保设备设施安全风险评估和固废(危废)规范化管理等情况开展督导检查,有效推动全市生态环境安全工作落实落地。
三是开展专项检查,提升监管效能。我局先后组织开展了排污许可执行情况、污染源在线监测设备、农村社区污水处理厂(站)、核与辐射安全、重点行业和工业园区内企业废气无组织排放、“五一”期间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安全生产等专项执法检查,会同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公安局联合开展了报废机动车行业专项执法检查,对检查发现的问题,逐企业交办反馈,建立问题清单,下发《执法告知书》,明确整改措施和时限,实行闭环管理。至目前,立案查处环境违法案件19起,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6份。
四是加强宣传培训,增强安全意识。举办2023年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应急管理培训班,积极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5•12”防灾减灾日、“安全生产月”、森林草原防火宣传月宣传周等活动,借助单位LED屏、微信公众号等“线上”宣传方式,通过日常监管执法、各类生态环境问题排查整治、送法入企等“线下”宣传方式,大力普及生态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知识,进一步增强企业员工生态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意识观念,提升企业环保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五是强化应急演练,提升实战能力。建立气象、水利、生态环境、水土保持等领域专家组成市级生态环境应急专家库,与应急管理、交通运输、气象、水务等部门建立联动机制,组建涵盖环境应急、监测、执法的综合性环境应急救援队伍,建成省、市两级环境应急物资储备库,推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扁平化管理,为事故现场应急处置赢得主动。2022年按照“南阳实践”试点工作安排部署,结合本辖区河流清单,编制完成了庄浪河流域“一河一策一图”环境应急响应方案。按照清单化管理、节点化推进、动态化更新、精细化落实方式,今年完成“一河一策一图”环境应急响应方案编制,通过桌面推演和实战演练等方式,对流域“一河一策一图”环境应急响应方案的可操作性进行检验。参加“陇原砺剑·2023”抗震救灾实战演习武威分演习暨武威市2023年度抗震救灾综合应急演练,组成大气走航、环境监测、应急处置等14人的应急演练小组,对震区水质规范采样分析,第一时间形成环境应急监测快报,为震区危险化学品等污染物防控和保障水库及饮用水源安全提供科学有力的技术支持。每年组织开展全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切实提高妥善应对突发环境事件处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