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来,武威市降雨减少,河流来水锐减,5月以来气温异常偏高,出现旱情,部分乡镇、村组因旱受灾。全市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动员全市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紧急行动起来,全力做好当前抗旱工作,努力减轻灾害损失。
一、落实落细,提前防范“有行动”。5月以来,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多次安排部署防汛抗旱工作,要求市直相关部门及各县区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密切监视雨情、水情、旱情发展变化趋势,强化预警监测,加强值班值守,做好应急准备,确保防汛抗旱救灾各项措施一贯到底、落地见效。7月以来,市委、市政府将抗旱工作当做农业生产的头等大事,先后印发《关于切实做好当前抗旱工作的通知》《关于加强汛期农村供水保障工作的通知》等文件,靠实工作责任,扎实做好抗旱减灾各项工作。面对近期高温晴热天气持续、旱情进一步加剧的趋势,8月8日,市委、市政府召开专题会议,精准会商研判、安排部署工作,要求市直相关部门和各县区争分夺秒落实抗旱减灾各项措施,全力以赴保供水、抗旱情、稳生产,全民动员、攻坚克难,努力减轻高温伏旱天气对农业生产和群众生活影响。随后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召开全市抗旱减灾工作会,对抗旱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落实。
二、见真见效,抗旱减灾“有作为”。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全面统筹协调做好抗旱工作,并加强调度,根据省上文件精神,按照《武威市抗旱应急预案》有关规定,及时启动抗旱四级应急响应,要求各县区、各成员单位密切监视雨情水情旱情发展变化趋势,多措并举、综合施策,最大程度减轻旱灾损失。按照统一调度、保证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发挥工程最大供水能力,督促水务部门积极向省景电中心汇报衔接,争取多调水,早调水,补充地表水灌溉,尽可能缓解旱情。及时汇总掌握相关信息,加强会商研判,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信息支撑,同时,积极向省应急厅汇报争取救灾资金。各县区组织水务、农业农村部门成立抗旱技术服务指导组,推广高效节水、农艺节水、抗旱节水技术,合理高效利用水资源。市应急局组成工作组,分赴各县区核定受灾情况并指导做好抗旱工作。
三、抓常抓长,措施落实“有保障”。立足抗长旱精准施策,督促水务部门指导各县区科学制定供水计划,常态化开展农村供水动态监测和问题整改排查,发现问题隐患迅速整改,至目前,及时受理办结群众反映供水问题136个。因地制宜编制“一村一案”应急供水方案,及时维护维修设备,做好应急拉运水工作,切实提高供水保障能力,保证人饮供水安全稳定。农业农村部门、林草部门指导群众加强田间管理,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农作物蓄水保墒能力,防止因旱造成农作物、林木病虫疫情的发生。水务、卫健等部门加强对生活用水的指导与协调,抓好水质监测,全面、及时为饮水困难群众送水,宣传普及饮水卫生知识,确保用水安全。气象部门密切关注天气变化,适时开展人工增雨。其他各相关部门主动为旱区抗旱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持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