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2014-2023年各季度自然灾害灾情特征分析
信息来源: 甘肃省应急管理厅网站 发布日期: 2024-12-03 16:17 浏览次数:

  甘肃省地处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内蒙古高原的交汇带,气候地质环境复杂,自然灾害类型多样且随季节变化较大。本次以季度为时间尺度,从市州、县区两个空间尺度对2014-2023年自然灾害灾情数据进行系统分析。





  1.2014-2023年第一季度,全省共遭受地震、地质、低温冷冻、雪灾、风雹、干旱、洪涝、森林草原火灾以及生物灾害9种自然灾害。全省14个市州及兰州新区中,以河西的张掖、武威、金昌受自然灾害影响最为严重,其次为陇南、甘南等地。进一步对比各类自然灾害灾情损失,地震和雪灾分别是导致河西地区以及陇南、甘南遭受严重损失的主要灾种(详见图1)。





  2.2014-2023年第二季度,全省共遭受地震、地质、低温冷冻、雪灾、风雹、洪涝、干旱、沙尘暴8种自然灾害。与第一季度相比,第二季度的受灾人口、倒损房屋数量、农作物受灾面积以及直接经济损失呈数十倍增加。从空间分布看,全省灾情重心从河西地区转移至陇东-陇南地区,风雹和低温冷冻灾害是导致陇东-陇南地区遭受较大损失的主要灾种(详见图2)。

  3. 2014-2023年第三季度,全省共遭受地震、地质、低温冷冻、风雹、洪涝、干旱、沙尘暴以及生物灾害8种自然灾害。与第二季度相比,由于气温上升,第三季度再无雪灾发生,低温冷冻灾害影响范围较第二季度亦有明显收缩,因自然灾害导致倒损房屋数量和直接经济损失仍有明显增加。整体来看,2014-2023年第三季度自然灾害灾情重心进一步向陇东-陇南地区集中,主要影响灾种也从第二季度的风雹、低温冷冻转换为洪涝和干旱灾害(详见图3)。





  4. 2014-2023年第四季度,全省共遭受地震、干旱、洪涝、雪灾、地质、风雹以及低温冷冻7种自然灾害。与第三季度相比,第四季度全省受灾人口、房屋倒损、农作物受灾面积以及直接经济损失明显降低。空间上,第四季度在陇东、陇中等地受灾较为严重,除地震灾害的影响外,风雹、洪涝灾害以及雪灾是造成陇东、陇中地区受灾严重的主要灾种。十年来,第一季度与第四季度均受到雪灾影响,但是两者空间分布存在较大差异,第一季度雪灾则主要对甘南、陇南等地造成较大影响,而第四季度雪灾主要对河西、陇东、陇中等地造成影响(详见图4)。


  地震灾害具有突发性,每个季度地震均有不同程度发生。全省各市州中,除庆阳和嘉峪关外,其他各市州近10年来均受到地震灾害不同程度的影响。

  整体来看,我省自然灾害灾情呈“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特征,从春夏到秋冬呈“先增后减”的季节变化特征。各类主要灾害中,干旱、低温冷冻以及风雹等气象灾害主要影响农作物以及经济等承灾体,而洪涝、地震等灾害则严重威胁房屋建筑以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针对我省自然灾害所展现出的明显季节性分布特征,为积极应对各类自然灾害带来的严峻挑战,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省级层面应不断完善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加强各涉灾部门之间的信息互通、会商研判和协调联动;市县各相关部门要持续加大重点区域的风险隐患排查,大力推进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化,提升预警信息精细化发布能力;强化各级防灾减灾能力建设,紧密结合不同季节的气候变化及潜在灾害风险,不断加强应急预案体系的优化与完善,开展针对性实践化演练,持续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来源:甘肃省应急管理厅网站

编辑:信息中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