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应急管理厅发布2023年全省矿山生产安全事故通报
近日,甘肃省应急管理厅发布了《关于2023年全省矿山生产安全事故情况的通报》,对2023年全省矿山事故进行了全面分析和梳理总结。
通报指出,2023年,全省共发生矿山生产安全事故16起,均为一般事故,其中煤矿事故8起,金属非金属矿山事故8起,共遇难17人。事故总数和遇难人数同比分别下降15.8%、41.4%,全省矿山生产安全事故总量创历史最低记录,矿山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向好。事故发生较多的市(州)为金昌市、兰州市,事故发生较多的企业为窑街煤电集团、金川集团,事故发生最多的时段为7月份、8月份。
通报指出,2023年,矿山生产安全事故零星散发,反映出以下问题:一是“三违”问题突出,部分企业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现场管理不到位,专业技术人员配备不足,工作人员思想懈怠、遵纪守法意识淡薄,导致顶板事故、运输事故频发。二是部分地区和企业安全监管责任不实、安全检查放松、安全管理水平滑坡,且外包工程管理不严,未将施工单位纳入统一管理体系。三是隐患排查治理不彻底、风险辨识不全面,一些矿山企业对隐蔽致灾因素普查不够重视,导致灾害不清、隐患不明,对瓦斯、水、火、冲击地压等重大灾害治理不到位。
针对存在的薄弱环节和具体问题,通报强调,各地区各企业一要不折不扣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矿山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关于防范遏制矿山领域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的硬措施》《煤矿安全生产条例》,结合甘肃省矿山安全生产工作实际,结合甘肃省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加大监管力度,提高工作效率,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健全安全管理体系,切实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二要强化现场管理,针对事故零星散发的问题,以“反三违”为重点,提升基层班组自我管理能力,提高一线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加强全员安全培训,将外包队伍纳入统一管理体系,强化运输设备、机电设备的检修维护和现场管理,常态化开展“三违”行为自查自纠工作。三要强化典型案例教育,2023年发生的10起典型事故要制作典型事故警示教育片,介绍本企业事故发生过程、剖析原因、汲取教训,在安全例会、班前会、职工安全培训会等过程中播放。四要加强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和重大灾害超前治理工作。充分利用2023年全省矿山安全生产大起底大排查工作成果,开展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建立隐蔽致灾因素台账和重大事故隐患自查自改常态化机制,加强地面浴室吊篮等设备、“三堂一舍”等设施消防安全隐患排查,紧盯瓦斯、水害、火灾、冲击地压等重大风险,凡隐蔽致灾因素普查不清、重大灾害治理措施不到位的,坚决停止生产和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