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2024·我们一起走过】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应急管理工作经受严峻考验的一年。
这一年,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全面构建“五大体系”,生产安全事故“四项指标”全面下降,安全形势总体平稳;
这一年,妥善应对2轮次强降雨过程,主汛期未发生人员伤亡;
这一年,扎实推进主动创安主动创稳,全力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6个保交楼项目全部交付,23个保交房项目交付率91.8%;
……
武威市应急管理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生动诠释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崇高理念。
开展油气长输管道安全联合检查
科技赋能高水平安全
早一分钟抢通灾区与外界的通信联系,就意味着多一分生还的希望。如何用科技的力量,构筑起生命的防线?智慧应急是一个答案。2024年,武威市依托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不断破解发展难题,应急信息化平台不断搭建完善,推动应急管理效能实现质的提升。
在重点危化矿山企业视频监控系统内,可对全市危化、矿山重点企业进行24小时全方位视频监控,随时掌握企业安全生产现状。在安全生产智慧监管信息平台,可动态掌握全市重点监管企业安全隐患排查整改情况。在气象防灾减灾服务系统内,可随时掌握天气情况和气象预警预报,为突发灾害指挥调度提供数据支撑。
过去一年,武威市进一步完善贯通灾害信息员五级的可视化指挥调度系统,形成硬终端加手机(电脑)会议软件模式,将应急指挥调度网络延伸至全市105个乡镇和村社、重点企业,2428名村组灾害信息员,打通了应急指挥调度可视化“最后一米”,为有效预防和妥善应对事故灾难提供了信息化支撑。
开展地震科普宣传活动
守牢安全生产底线
“电热取暖器上为啥不能烘烤衣物?”“面临火灾,如何逃生?”“灭火器、墙式消火栓如何正确使用?”“基本的急救知识你知道哪些?”去年以来,武威市以“5.12全国防灾减灾日”“6月安全生产月”等主题宣传活动为载体,依托消防主题公园、公交车、科普教育基地等,全面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安全生产,一头连着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一头连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2024年,武威市把安全生产工作作为推进各项工作的“总阀门”,置于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重要位置。
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指示批示及国、省有关会议精神,听取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工作汇报,研究部署重点工作。结合实际制发年度应急管理、安全生产、防灾减灾、防汛抗旱、森林草原防灭火等工作要点,细化分解任务,落实责任措施。
与此同时,制定下发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和25个子方案,分解细化“八大行动”35项具体工作任务。针对危化、矿山、工贸等重点领域,扎实开展百日督导检查,强化春节、国庆等重点时段安全督查,督促企业完成隐患问题整改,推动企业安全生产风险不断降低。深化道路交通、矿山、危化、建筑施工、消防、燃气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整治,切实维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此外,结合建设项目安全风险高、事故易发等特点,全市各级各部门上下联动、部门协同,“三聚焦、抓关键”不断增强安全意识、提升管理实效、强化源头管控,全力防范化解建设项目各类风险隐患,全力护航重点项目建设。
开展武威市2024年度抗震救灾综合应急演练
抓实抓细防灾减灾
过去一年,武威市积极探索构建“全面+系统+科学”的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全方位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全市应急管理系统坚持“上下联动、紧密衔接”的原则,健全完善地震、地灾、防汛、森林草原防灭火等各类自然灾害和安全生产应急处置预案。落实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风险“周研判周落实周报告”工作机制,消防安全集中除患攻坚行动日报告日提醒机制,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落实全市防汛责任人,制作暴雨、沙尘暴、寒潮、道路结冰等14类44种预警信息模板,提升预警效率。印发《武威市应急管理局防范应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应急处置流程》,完成7轮次强降温降雪天气防范应对工作。
提前5个月完成全市105个乡镇(街道)、1128个村(社区)“七有”“五有”建设任务,修订完善镇级预案626部、村级预案1530部,建立乡镇(街道)应急救援队伍102支5186人。建立指挥调度、部门区域协同联动机制和重大事故灾害社会救援力量动员机制,与驻武部队签订服务合作协议,实行应急消防联合值守,修订完善《突发灾害事故紧急信息报送流程》,不断提升事故灾害应急处置效能。争取自然灾害应急能力提升工程基层防灾项目资金4937.85万元,为4个县区102个乡镇配备森林(草原)火灾扑救、地震地质灾害救援等物资装备3431台套。应急管理队伍持续壮大,应急保障和基层应急能力不断夯实。
又踏层峰辟新天,更扬云帆立潮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市应急管理系统将持续推进主动创安、主动创稳,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武威。
记者李兴菊 王舸
来源:武威日报微信公众号
编辑:信息中心